找到相关内容21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封开佛教研究之斑窥

    三派并存”。 在黄权《岭南佛教传播的轨迹》一文中,有这样的结论:“岭南佛教传播的轨迹是:源于扼两广要冲的封开,渐移三江总汇的广州,北上南北交通重镇韶关,然后扩散到全国。推动这个进程的重要人物是牟子……...

    戴胜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82059052.html
  • 红尘苦海漫谈

    成了巨大的痛苦,甚至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五取蕴苦:也称"五蕴盛苦"。这是一切痛苦的总汇,即所有的痛苦都可以归结到五蕴之苦。五蕴,是指构成人的五种要素和成份:色、受、想、行、识。"色",此处指人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0959835.html
  • 净影慧远

    二千三百余纸,纸别九百四十五言”,总计约二百二十万字,可谓著作等身。慧远所著甚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慧远的《大乘义章》。《大乘义章》被誉为“六朝佛教之总汇”,“佛法纲要,尽于此焉,学者定宗,不可不知也”...

    高永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32161631.html
  • 丰赡的史料,缜密的论证——评《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

    丰赡的史料,缜密的论证——评《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   陈士强   汉文《大藏经》是佛教经典的总汇,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宝库。它不仅汇编历代从梵文和其他西域文翻译过来的佛教经律论,而且收录历代中国佛教撰述,并通过这些经典,全面介绍千百年以来佛教的教理、宗派、人物、事件、礼仪、规制、节日、活动、寺塔、器物和  术语,展示与之相关的历史、哲学、文学、伦理、教育、语言、逻辑、...

    陈士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22263220.html
  • 布袋弥勒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菩萨道的总汇:弥勒是菩萨的典范,弥勒精神是悲悯众生、饶益众生,是大乘菩萨道的核心。弥勒信仰是人间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间佛教是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弥勒信仰以持戒、修善、礼敬弥勒而往生兜率...

    高永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55765318.html
  • 三藏十二分教

    帝王国家的整理,总汇大小乘经、律、论编纂目录刻板流通,而成为《释藏经》。  三藏是一般最普通的分类法。但是还有其他的分类法。第一,总括起来都名叫“内典”。第二,就两门来分即是大乘经与小乘经,大乘经是“...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33867576.html
  • 唐卡的供养和传播

    领域和审美追求倾向两方面均有体现,自然而然地突显出唐卡画的地域特色,形成了不同风格面貌的唐卡画。  在藏族传统美术理论界,以贡追·云旦加措的《知识总汇》一书为代表的观点称唐卡画的主要风格可归纳为五大流派...

    白日·洛桑扎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2669077.html
  • 法宝之光——大藏经的整理、保护与研究

    大藏经十五藏”,显然是指请人抄写的旨在供藏经楼收藏的当时传行的各种佛经十五套。这与后人在“佛教经典总汇”的意义上使用“大藏经”一词是完全一致的。 不过,在当时及以后的一个相当的长时期内,“大藏经”一...

    释慈云

    |法宝之光——大藏经的整理、保护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4973644.html
  • 关于《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的编纂出版——意义和进程

    最终于1994年底编纂完成,1997年由中华书局全部出齐。全藏共收经籍1939种,分106册。它以《赵城金藏》为基础,总汇了历代大藏经有“千字文”帙号部分,会勘了包括《房山石经》在内的八种有代表性的...

    杜继文

    |关于《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的编纂出版——意义和进程|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5073645.html
  • 一元多重心物观(28)

    有的西方净土,不只是弥陀弘法度生的道场,而且是菩萨圣众的归宿,也就是他们神通妙用、功德智慧的总汇。因为他们一切的功德善报和智慧花果都回向净土,所以十方诸佛皆同声赞叹。准此而言,西方净土不只是妙有境界中...

    李杏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280874217.html